不同頻電針的補瀉作用


  17世紀中國的針灸傳到歐洲,法國醫師蕯蘭第(Sarlandiere) 1825年首次用電針治療神經痛、風濕症等疾病。1915年英國戴維斯(Davis)應用電針治療坐骨神經痛,並在布里斯托內外科醫學雜誌(Bristol Medical-Chirurgical Journal)發表論文。20世紀50年代,西德針灸學家傅爾(R.Voll)1955年公開了他設計的一具電針診療器,該儀器可供診斷及治療使用,後來日本針灸師中谷義雄提出的良導絡療法,開啟了電針的臨床應用和研究。


    所謂電針療法,是指用針刺的針刺入俞穴取得針感後,在針上通以微量的電流,發揮針和電的綜合作用,藉此種作用來治療疾病。電針可綜合為以下四項優點:


(1) 加強傳統針剌補瀉的作用。

    (2) 可用人為控制維持一定的剌激量和一定的節律。

    (3) 發揮行氣止痛、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的功用。

    (4) 產生雙向調節作用。


電針在腧穴的基礎上, 加以脈衝電刺激,使針與電兩種刺激相結合,能正確地掌握刺激參數。電針可因刺激頻率和強度等不同,雖同一穴位刺激也會產生不同的療效,如同補瀉手法一般。

電針剌激參數與補瀉的關係,可以歸納如下


(1)電針頻率:電針頻率小於3 Hz可引起肌肉緩慢同步舒縮,具興奮和吸收作用,此種作用可用來補虛;電針頻率大於13Hz會引起肌肉強直性收縮,具解痙、止痛和鎮靜作用,此種作用可用來瀉實;電針頻率介412 Hz之間可引起肌肉較快顫動的舒縮,相當於平補平瀉手法。


(2)電針強度:電針時,電流輸出強度小為,而大則為。電針電流強度僅達到感覺閥,謂之法;若電針電流強度令受試者者感到刺痛感或肌肉出現強直收縮時,即痛閥,則謂之法;若電針刺激強度介於感覺閥痛閥之間,謂之平補平瀉


(3)電針時間:電針時間愈長則刺激強度愈大,謂之;電針時間愈短,則刺激強度愈小,謂之

電針頻率的定義如下

    (1) 連續波:

電針頻率小於16 Hz為低頻電針,稱為疏波;電針頻率大於17 Hz為高頻電針,稱密波。

   (2) 疏密波:

疏波和密波持續數秒交互出現,如5 Hz/30 Hz,表示5 Hz電針持續數秒,接著30 Hz持續同樣時間,互相交替。

針灸醫學VS現代醫學


生物醫學科技昌明的今日,西方醫學挾其龐大的優勢主導醫學成為主流,但高度醫藥發展的結果仍解決不了各式各樣的疾病,同時也造成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另外,藥物產生的耐藥性及副作用,已困擾著長期藉由藥物解除痛苦的病患。因此,近年來對補充和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興起一股研究的熱潮,期許補充和替代醫學能彌補西方主流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產生全方位醫療的概念,不再把傳統醫學排除於外,在這一個共同的理念下,世界各地紛紛成立了傳統醫療機構、針灸研究中心、傳統醫學大學及設立針灸醫師等,如美國大部分州政府都設有東方針灸法律委員會、針灸醫師執照考試局、針灸醫師管理局及相關的大學教育單位等機構。結合傳統醫學及中醫藥使醫療照顧的各環節緊緊相扣而更臻完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針灸聯合會的統計資料指出,至2002年針灸醫學巳在142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在不是傳統中華文化以外的亞洲國家及西歐、北歐、北美、南美、澳洲等60餘個國家得到普遍的應用針灸,全球接受包括針灸在內的補充和替代醫學治療的人數快速成長,針灸巳經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    針灸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時代,當時的人民就以砭石來治病,如1963年內蒙古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出土的石針即可証明。古文獻中如《左傳》、《山海經》、《淮南子》、《戰國策》等也都有砭石的記載。黃帝內經書中就有針灸的記載,於《靈樞篇》中詳細記載針剌針的種類,針灸治病的原理,經絡系統的組成和生理作用,針刺的補瀉手法和作用等,之後有關針灸的專書不斷出現,到了晉代的《針灸甲乙經》更將針灸理論系統化,有利於針灸治療的臨床運用,《針灸聚英》一書中對針剌手法有更進一步的描述與探討,《針灸大成》則匯集了明代以前的針灸著作,總結了臨床經驗。中國歷史各朝代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針灸醫家如扁鵲、皇甫謐、王惟一、楊繼洲等,使針灸醫學不斷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所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基於世界潮流及需求,1993年公佈《標準針灸穴位命名》,1995年出版《針灸臨床研究規範》,1996年在義大利米蘭會議提出64種針灸適應症,2003年出版《針灸穴位取穴標準》,2007年出版《西太平洋傳統醫學名詞標準》。另外,根據近年來(2003-2008)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統計資料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首位則是缺血性心臟疾病,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更大膽推測,直到2030年以前,十大死因的前二位仍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相關的研究極為迫切需要。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強調:治神是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治神是指生命活動的總稱,也可指大腦功能而言,大腦扮演調節身心角色。在針灸臨床應用手法而言,得氣是促進治神的重要關鍵。自律神經系統的調控與身心狀態平衡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其功能在於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如對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系統以及代謝、體溫和腺體分泌等功能的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經由反射發揮功能,受到中樞神經系統高一級神經元的控制,最後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整合,體內每個器官活動通常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拮抗後所產生結果的反應,這一種調控系統,印證著中醫陰陽的學說理論。《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又說:「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又《素問 生氣通天論》中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針剌與血壓的探討


1981年開始,林樹新等人對電針降壓作了很多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電針正常動物的足三里穴對血壓、心率、呼吸沒有明顯的影響,但對實驗性高血壓動物則能使血壓降低,內臟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但心輸出量沒有減少,這種降壓效應不被阿托品(atropine)阻斷。在同樣實驗性高血壓動物的靜脤注射嗎啡,能產生與電針相類似的降壓效果,電針能使實驗性高血壓動物血壓下降,主要是經由抑制交感神經血管收縮中樞導致外周血管擴張所致,推測電針降低血壓與電針引起大腦中樞產生的內源性鴉片樣物質有關。


    林樹新等人,在實驗性高血壓動物的中腦中央灰質、海馬背側、乳頭體上區等部位,注射微量納洛酮(naloxone4微克/2微升/2分鐘)後,則電針降壓的效應消失;若在大腦頂葉內側皮層注射微量嗎啡,則對血壓、心率沒有影響,但在該處注射微量納洛酮後,則電針能降低實驗性高血壓動物的血壓。因此,推測電針對交感神經神經血管收縮中樞的抑制與中腦中央灰質、海馬、乳頭體上區等部位鴉片受體的活化有關。


    張華星等人(1985年)發現電針家兔足三里引起顯著的瞬間降壓效應,這與電針其他任意點不同,而後經一連串的實驗證實後,推論電針的降壓作用是經由抑制交感神經血管收縮,降低外周阻力所引起。電針的降壓作用可在電針前注射naloxone減弱。因此,推論電針家兔足三里穴所致的降壓效應與鴉片樣物質的釋放或鴉片受體的活化有關。

    張會等(1995年)研究電針對高血壓模型兔時,發現弱的電針刺激對血壓無影響,強度的電針刺激可以明顯產生降壓作用。靜脈注射naloxane可以導致不同程度的減弱電針的降壓作用。

   韓國. Lee, H. S等(1994年)證實針剌十宣穴可以降低血壓,他們認為血漿或組織中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系統)是造成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針剌十宣能使血中腎素(renin)活性降低,而產生降壓作用。另外,有研究認為針剌可活化大腦導水管旁灰質(periaqueductal gary, PAG)的鴉片接受體(mu opioid receptors)而使血壓降低。

德國Flachskampf, Frank A.等(2007年)運用臨床隨機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方法,將160位高血壓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結果發現針剌能降低血壓,但針剌的降壓作用只維持短暫的時間,但經36個月的觀察,則針剌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及舒張壓相似沒有明顯的區別。韓國Lee, Hyangsook等(2009年)針對針剌降壓的議題作文獻系統回顧及大量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結論是針剌有降壓作用,但降壓效果比服用降壓藥物低,仍須更多嚴格的臨床試驗來證實。

板機指(狹窄性腱鞘炎),針刀治療剖析

  板機指的 正 式學名為「屈指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為人類手指骨端有個類似滑車的結構。當手指彎曲時,肌腱可伏貼於骨頭上滑動,但當手指過度使用,造成滑車與屈指肌腱過度摩擦,就會產生腫脹、發炎、狹窄現象,使彎曲的指頭伸直時會有「喀」聲響,變成兩段式伸直,猶如扣板機的動作,故稱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