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每個心跳間期(R-R interval)長短改變的情形,這種心跳間期時間間距的微小變化差距,就稱為心率變異性。
Hales(1733年)首先提出心跳速率與血壓值是有變異性的,而Hon與Lee(1965年)首先將心率變異性的測量運用在臨床上,他們利用心率受呼吸影響的現象運用於胎兒在產程中的監測,他們發現若胎兒缺氧產生窘迫症候群時,則心率變異性早巳有下降的變化。Hyndman、Kitney、Sayers及Rompelman(1975年)將功率頻譜分析運用在心率變性的研究上,他們發現心率的功率頻有三個波峰,其中”極低頻譜(0.04Hz))”與溫度調節有關,”低頻”成分(0.10-0.12Hz)與體內恆定有關,”高頻”成分(0.3Hz)與呼吸有關。Wolf(1978年)提出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危險性與心率變異性的下降有關。Akserlord等人(1981年)研究心率頻譜時,發現低頻成分與交感、副交感及腎素-血管收縮素的活性有關,而高頻成分與副交感神經活性有關。1996年歐洲心臟學會與北美電生理學會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對心律變異性的分析提出了標準化的準則,共完成了四大工作內容:1)名詞定義的標準化;2)統一量測方法;3)界定了生理與病理的含意;4)確立未來的研究方向。自此以後心率變異性的分析有了統一的標準,而相關的醫學研究也不斷出現。
依據歐洲心臟學會與北美電生理學會(1996年)的標準,測量方法建議心電圖的記錄時間分為:5分鐘短期記錄及24小時長時間記錄兩種,由於長時間的記錄易出現干擾及雜訊,因此本研究採用5分鐘短期心電訊號記錄。心率分析儀的訊號分析是用5分鐘內記錄的每個R波與R波的時間間距,將此所有RR間距(R-R interval)的數值用以快速傅利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form, FFT),使時間域(time domain)的訊號轉換成頻率域(frequency domain)的各頻帶的波峰圖,即是將隨時間而變動的訊號變成隨頻率變動的訊號,這種頻域分析即是所謂的頻譜分析。
依據歐洲心臟學會與北美電生理學會(1996年)所定的標準,高頻頻帶為0.15~0.4Hz;低頻頻帶為0.04~0.15Hz;極低頻帶為0.003~0.04Hz。在所有功率頻譜曲線下的總面積為總功率(total power, TP);高頻區下的面積為高頻功率(high
frequency, HF),為副交感神經所參與作用,可視為副交感神經調控的指標;低頻區下的面積為低頻功率(low
frequency, LF),為副交感與交感神經所共同調控,也有些學者認為可視為交感神經調控的指標。若用常規化單位(normalized unit, nu)來檢視,將高頻與低頻功率求取相對值,可表現出副交與交感間活性的消長。高頻功率比(HF%)= {高頻功率/(總功率-極低頻功率)×100},可作為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低頻功率比(LF%)= {低頻功率/(總功率-極低頻功率)×100},可作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所共同調控的指標,也有學者認為可當作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低頻/高頻功率比(LF/HF ratio)=
(低頻功率/高頻功率),可作為交感-副交感神經活性平衡的指標,或作為交感神經調控的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